治病不如防病!天冷了,3个冬季养生小常识,分享给你

易贝网络 0 0

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应四时而适寒暑。”意思是,养生之道,要顺应季节的变化,迎合冷热交替。养生,应适时而养。

春夏秋冬季节变换,北方寒冷的冬季已然来临了,气温骤降、冰天雪地。“治病不如防病”,通过了解一些冬季养生小常识,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、防治疾病。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,快分享给家人!

1、饮食养生

中医学认为,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。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,更宜进行食补。这对改善营养状况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,有着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。但是冬令进补不是什么都可以补,应该要顺应自然,注意养阳,以滋补为主。

冬季为肾经旺盛找联盟之时,肾脏在五味主咸,饮食要清淡,以防肾水过旺。宜多食山药、红薯、马铃薯、栗子、核桃等益肾养血的食物。

根据冬季天冷干燥的特点,可多吃大枣、芝麻、干姜、红糖等温中散寒的食物,多吃萝卜、梨、苹果、柿子等润燥食品。

2、起居养生

起居应“早睡晚起”。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精,冬季宜早睡迟起,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,冬季的养生应以“养藏”为主。冬季睡眠应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,一般8-9个小时睡眠时间为宜,同时注意防寒保暖,穿衣要适度,不要过少过薄或过多过厚,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。

俗话说: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。”运动养生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,改善微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,改善神经系统功能,提高机找联盟体免疫力。可进行打球、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运动。但运动要适当,不要过度或大汗淋漓,使人体受寒引发感冒等疾病。

活动一天之后可睡前用热水泡脚。提倡用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半个小时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,消除疲劳,舒筋活络,促进血液循环,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。

3、艾灸养生

艾叶,古人谓之为“地之阳”,属于纯阳之物,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可驱寒逐湿,消瘀散结。有助于清除湿浊之气,散寒回阳。艾灸能够温通经络,祛除寒湿,补益人体阳气,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。

推荐补阳穴位:

关元、足三里、中脘、肾俞、命门等穴位。(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灸疗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