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科普|冬季养生小常识
我们现在所处的节气立冬,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斗柄指向西北方位,太阳黄经达225°,于每年公历11月7-8日之间交节。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立冬节气标志着正式进入冬季,早晚温差比较大,此时,养生也应该进入冬季的养生。《黄帝内经素问.四气调神大论》关于冬季养生原文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冬三月按节气指立冬日起至立春前一日期间。这段经文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、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,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pbootcms仿站工具则,它告诉我们,冬天是天寒地坼,万木凋零,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。因此,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。
精神调养要做到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”,释义是:使神志内藏,安静自若,如有隐私不能外泄,如获心爱之物而窃喜。力求冷静淡定,控制情志活动,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,含而不露,避免烦扰,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。
起居调养上强调“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也就是说,在寒冷的冬季,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。正如“冬时天地气闭,血气伏藏,人不可作劳汗出,发泄阳气。”因此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要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pbootcms仿站工具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而衣着的过少过薄、室温过低即易 感冒 又耗阳气。反之,衣着过多过厚,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,阳气不得潜藏,寒邪易于侵入。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”,指立冬开始气温骤降,运动锻炼要注意防寒保暖,及时增减衣物,正确顾护阳气,不要使皮肤过多出汗,导致阳气频繁耗伤。中医认为:“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”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,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,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。同样,人体如果没有阳气,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。所以,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“养藏”。
饮食调养要遵循“秋冬养阴”“无扰乎阳”“虚者补之,寒者热之”的古训,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。中医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季节,民间有“冬pbootcms仿站工具天进补开春打虎”的谚语。元代忽思慧所著《饮膳正要》曰:“冬气寒,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。”也就是说,少食生冷,但也不宜躁热,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,但“冬令进补”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,万不可盲目“进补”。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,多吃一些新鲜蔬菜以避免 维生素 的缺乏。冬季乃肾主令之时,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,宜进食血肉有情之品,以固肾气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疗寒疝腹痛及产后腹痛的方子,现代人也将其作为冬季养生药膳。羊肉【性味】甘、温、无毒。【归经】入脾、肾。【功效】补体虚,祛寒冷,温补气血;益肾气,补形衰,开胃健力;补益产妇,通乳治带pbootcms仿站工具,助元阳,益精血。羊肉性温热,常吃容易上火,有发热、牙痛、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的人则不宜食用。丽水人在冬季喜欢进食火锅,刷羊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,以免上火。
羊肉炖萝卜
功效: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。
材料:白萝卜500克,羊肉250克,姜、料酒、食盐适量。
做法:白萝卜、羊肉洗净切块备用,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,开锅后5、6分钟捞出羊肉,水倒掉,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、姜、料酒、盐,炖至六成熟,将白萝卜入锅至熟。
乌鸡山药汤
功效:补脾养胃,补益气血。
材料:用乌鸡一只,山药200克,枸杞子及大枣适量。花椒、葱、姜。
做法:乌鸡去内脏后洗净备用。山药去皮切块,用清水浸泡以免变色。枸杞子洗净pbootcms仿站工具备用。锅中倒入足量的水,放入乌鸡,煮沸后,撇去浮沫。加入枸杞子、大枣、花椒、葱、姜,转文火煲两个小时,后加入山药,适量盐调味即可。
虫草蒸老鸭
功效:补虚益精,滋阴助阳。
材料:冬虫夏草5枚、老雄鸭1只、黄酒、生姜、葱白、食盐各适量。
做法:老鸭去毛、内脏,冲洗干净,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,将鸭头顺颈劈开,放入冬虫夏草,用线扎好,放入大钵中,加黄酒、生姜、葱白、食盐、清水适量,再将大钵放入锅中,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(也可用气锅蒸)。
冬季养生,以顾护、封藏阳气为第一要务,
注意保暖,饮食宜温,运动有度,心态平和。
编辑 | 徐楚毓
来源 |郭利红
责编 |陈雪峰 审核| 程海燕
终审| 魏以新
转载请注明出处pbootcms仿站工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